老北京端午节的“射柳”活动

2024-06-12 来源:“史志北京”今日头条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明代,端午节还被称为五月节和女儿节。此外,端午节在历史上还有过浴兰节、地腊节、午节等名称。

  端午节这天吃粽子,用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习俗。京城端午除赛龙舟、食粽外,人们还饮雄黄酒,插菖蒲,戴艾虎(用艾蒿做成虎形),以避“五毒”。

  此外,辽、金、元,直至清代,北京人还常常在端午节举行“射柳”活动。

  射柳源于辽代以求雨为目的的“瑟瑟仪”。据《辽史》记载:“若旱……及期,皇帝致尊于先帝御容,乃射柳。”说明拜天射柳的目的是为了求雨。辽、金两代,射柳形式上大致相同,《日下旧闻考》记载:“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元代的北京,人们在端午节时行射柳之戏。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风俗》中曾记载射柳的具体办法:“前列三军,旗帜森然。武职者咸令射柳,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帕系于柳上,自记其仪。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射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其赏如前,不胜者亦如前罚之。仪马匹成与前饰同,此武将耀武之艺也。”

  明代,射柳之习在北京盛行不衰,但形式上变化极大。《识小编》记载说:“永乐中,禁中有剪柳之戏,即射柳也。元人以鹁鸽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飞出,以飞高下为胜负。”这里已经不是射柳,而是射挂于柳枝之上的葫芦。射柳形式上的这一发展,最终成为清代满人“射鹄子”习俗的来源。

  清《天咫偶闻》记载说:“国家创业,以弧矢威天下,故八旗以骑射为本务,而士夫家居,亦以射为娱。家有射圃,良朋三五,约期为会,其射之法不一,曰‘射鹄子’高悬栖皮,送以响箭。”可见,此时射柳演变成射鹄子,已经连形式上的“柳”也不存在了。

  (本文内容节选自《北京志·民俗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