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战纪念馆联盟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24-06-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陈雅静)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立暨全国抗战纪念馆联盟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全国抗战纪念馆联盟首届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陈雅静/摄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张皓教授主持。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长岳志勇,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协同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李晓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协同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罗存康分别致辞。

  岳志勇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重视革命文物工作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该协同中心的成立,可以发挥协同平台优势,探索馆校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学术研究、大众传播、标准化制定与体系化建设,助力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理论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将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相结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同时,与国际文化遗产对接,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治理格局中的作用,走出符合中国特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新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文化方案。

  张际、李晓兵、罗存康也分别对协同中心的成立与今后工作的开展致以诚挚祝贺与殷切希望。

  随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举行正式揭牌仪式。岳志勇、张际为协同研究中心揭牌。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宣读《成立全国抗战纪念馆联盟倡议书》,公布首批47家联盟成员名单。

  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王建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戴建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张太原,东北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强敏,吉林大学·吉林省博物院国家革命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信君,张皓,分别就“进一步推进抗战史研究的动力与展望”“加强革命文物展示传播 推动馆校协同发展”“用革命文物在大学立德树人”“抗日战争给中国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三位一体’开创革命文物研究、保护与传承的新格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等重要议题进行发言。

  本次大会还设置了三场分组讨论,包括与会学者发言、专家评议、讨论互动等环节,整个论坛聚焦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抗战史研究、中共党史党建学、革命文物建设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思想引领、问题导向、跨界交流,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党建、革命文物研究、馆校协同等领域的深化研究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探讨揭示革命文物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助力共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新局,以标志性学术成果与展览成果,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

  2024年3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20家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该协同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旨在通过总体布局和开展系列工作,发挥特色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中国近现代史和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暨文献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发挥好革命文物暨文献在历史学专业大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