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为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聚智凝力

2024-06-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5月30日,“2024数智未来:开放、共享、创新”第三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在数智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本次大会以“网络数字生态与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为主题,特邀高校、媒体机构、互联网平台、相关单位的知名学者与从业者,启动了新闻传播学院建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暨第九届VR/AR创作大赛,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互联网平台青少年保护与发展报告(2023)》《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成年人数字行为发展报告》。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与5家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并启动了“数智未来 强师赋能——大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共同体计划”,携手为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聚智凝力。

第三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开幕 主办方供图

  引领数字教育创新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兴在开幕式上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打造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互联网+”教育的基础,持续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促进全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北师大将坚持引领数字教育创新实践,拓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新趋势;持续发挥学校一流教育资源优势,提升国家和区域数字化教育水平。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孟春表示,智能时代要构建数智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数智化产教融合新模式,积极打造数智化教育新形态,探索构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模式。

  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孙钱斌表示,引导青少年健康、正确地使用互联网,既要为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也要通过有效的治理为青少年营造更清朗的网络空间。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书记、社长王锦亚认为,全面落实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放的互联网是青少年必须顺应的潮流。”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孙爱东谈到,学会共享是青少年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青少年互联网工作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新理念、方式方法,织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在北京出版集团总编辑赵彤看来,数智时代,创新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渗透到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激发无限可能。每一次尝试都是对未来的探索,每一次突破都有可能实现对传统的超越。

  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副书记张毅提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未来网以优质文化产品出版为依托,丰富青少年数字资源供给,为加强青少年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增添新的动力。

  在互联网深刻改变世界的今天,家庭教育的角色更加重要和复杂。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徐凡表示,应鼓励孩子利用好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家庭成为创新思考的孵化器。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宣布新闻传播学院建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暨第九届 VR/AR 创作大赛正式启动。他表示,薪火十年,新闻传播学院努力打造国家智库,成为我国创新研究的重镇,学院基于新前沿、新传播技术特色的学科体系趋于成型。接下来,新闻传播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院庆活动,与社会各界共话未来,开创新篇。

数智未来 强师赋能——大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共同体计划启动 主办方供图

  释放数智赋能的协同性力量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北京出版集团、未来网共5家单位签订了数字素养与家庭教育、网络法治宣教与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发展与数字素养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启动“数智未来 强师赋能——大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共同体计划”。在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与各合作单位携手,共同书写合作新篇章,开启新征程,共同绘就“数字素养同心圆”。

  主旨发言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熊璋教授从打造中国教育新生态、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两个角度探讨了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原因。他认为,未来一定要保证教育的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新生态是自主可控、自立自强的,要建设从应试教育走到数字教育的新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在向数智文明时代过渡的转型时期,应抓住生成式AI这一改变时代、把握现实的最重要力量。他强调,生成式AI是对于人类的一次重要增强,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科学教育”为主题分享发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为关键词,探讨了其智能的涌现对科学教育的赋能与可能性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介绍了他关于未来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他指出,我国青少年在科学教育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高阶思维培养不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教授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这一报告覆盖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是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青少年网络素养调研。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在稳步提升,同时报告也给出了有关建立赋权、赋能、赋义的合作网络育人机制的政策建议。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分享了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数字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并对本次大会致以宝贵的寄语。

  第三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设立了“互联网平台治理与数字公益”“数智+助力建设美好未来家”“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学者论坛”三个平行论坛。大会还将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周展示活动,展演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成果,开展“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创新实践”对话讨论。

  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半月谈杂志社、中国妇女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未来网、北京出版集团、中国互联网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与发展专委会等联合主办,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父母必读》杂志社等单位支持,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等单位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