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珺:艺术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以健康管理和美学目标为视角

2024-06-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人类具有复杂的情感系统,能够体验、产生且表达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快乐等。而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非常多样的,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行为实践、写作表达、艺术表达等。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每个人情感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一些个体更倾向于借助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传递情绪。如,以文艺作品创作表达内心,以听音乐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去美术馆欣赏画作缓解心情,抑或用自己擅长的乐器演奏一曲。

  艺术,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综合艺术、视觉想象综合艺术四类,这是研究者们根据人类不同的感知形式进行的分类。人类通过感知接触并了解世界,也通过五官体验艺术与美。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艺术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医疗领域、特教领域等都具备强大的治愈功能,帮助人类守护健康。与此同时,我们也需对艺术的美学目标给予肯定,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给予人力量。在与艺术的长期接触中,人们潜移默化地获得了从艺术中自觉汲取快乐的能力,并通过艺术熏陶改变认知、提高审美观念。

  将艺术融入健康管理与美学目标 

  当今社会情绪现状较为复杂,经济发展不均衡、信息过载、生活就业压力大、网络舆论引导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社会公众情绪浮躁、波动起伏大,而情绪的不稳定对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者开始把健康视角扩大,将身心健康与身体健康置于同等位置,关注身心健康管理,倡导全方位、多维度守护全民健康生活。于是,艺术与健康的关系开始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2019年,欧洲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参加多种形式艺术活动对身心健康有益。在意识到艺术与健康的关系后,人们开始借助艺术释放压力、疏解郁结、怡情养性的调节作用进行健康管理。

  根据管理行为的施事和受事,我们将健康管理分为两种,分别是管理与被管理。目前,我们常见的艺术与健康大多是健康被管理的关系。当我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需要外部力量介入时,艺术便发挥其强大的治愈功能。比如,心理治疗领域的心理减压、以及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干预和治疗;医疗领域的各类生理疾病康复治疗、疼痛控制、临终关怀;特殊教育领域中对具有孤独症、情绪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的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引导等。在这些情况下,人类健康管理属于被动状态。而当我们借助艺术将管理置于主动参与的层面时,管理对象便不再是被动接受。研究者们通过对艺术的形式和本质进行思考后,最终将思考落脚点放在人的觉察能力上,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视角,即人们主动去构建、创造艺术秩序。管理对象主动构建并优化自我的内部结构,比如自我的情绪管理,最终达到秩序重建。

  艺术与美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以自我意识世界为基础,打通不同个体之间意识世界的通道,人们的共情与欣赏便由此展开。这种共情和欣赏贯穿艺术创造始终,无论是创造阶段的半成品,还是艺术的最终形态,都充满了人们对美的探索和思考。人们在追求艺术与美的过程中不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素质、培养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水平,最终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美学目标涵盖内容多样,但究其结果可以用“完人”一词来概括。在创作、欣赏、感受艺术与美的过程中,人逐渐成长为“躯体、情感、心智、心力皆融为一体”的“完人”。

  健康管理和美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健康管理与美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首先,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精神层面的支持。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创作者通过艺术作品来打通与欣赏者之间的意识通道,实现情感碰撞与共鸣,得到情绪上的宣泄和情感上的慰藉,从而达到疏解压力、重拾信心的效果,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健康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积极面对社会压力与挑战,保持身与心的和谐稳定。

  其次,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现实层面的保障。我们进行一切生产和精神活动的前提是具备健全的身体。强健的身体和稳定的心理是进行艺术创作、欣赏的前提。当人们的身与心出现健康问题时,身体的疼痛和情绪上的压力会分走人们大部分的注意力,也就无暇顾及艺术沟通与交流,更不要谈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健康教育、检测、评估等一系列治疗和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日常生活,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生命与生活质量,保障对艺术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相互融合。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艺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现实、追求自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滋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缓解实际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预防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实现健康管理。

  艺术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从健康管理和美学目标的角度来讲,艺术对人们的生活实践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艺术有审美功能。艺术作品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优美和谐的旋律等都能使得人们沉浸其中,领略艺术之美可以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欣赏艺术的行为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水平,开拓视野,丰富精神生活,增强对生活美、艺术美的敏感度。

  其次,艺术有教育功能。艺术家和创作者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价值观,对观赏者的思想和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历史剧、红色电影等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纪录片揭露社会现实,正确引导观众看待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等。同时,艺术改变了以往枯燥无趣的学习模式,激发了人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艺术还有治疗功能。以唱歌为例,研究表明,唱歌具有帮助人们改善呼吸习惯、增强心脏活力、刺激肠道活动、促进身体内循环、调节血压等多项好处,更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紧张情绪、驱走愤怒和压力、促进集中记忆力等。除唱歌以外,绘画、表演、乐器演奏等都具备一定的治疗功能,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这些使得艺术在心理治疗、康复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艺术具备一定娱乐功能,为生活重压下的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给人们带来愉悦。艺术还具备个性塑造的功能,对气质、性格的影响较为显著。

  艺术的功能使得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大的实用价值。一是装饰美化。绘画、雕塑等设计类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增添了不少色彩和美感。二是情感表达与沟通。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艺术作品帮助人们释放情感、缓解压力,建立情感共鸣和沟通的桥梁,增强社交能力和凝聚团队精神。三是教育与启发。通过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也为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四是商业推广与品牌建设。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推广帮助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富有灵感的产品设计和包装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艺术不仅是为人们带来审美体验的“空中花园”,更是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求的“实用工具”。它不仅是一种精神食粮,满足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审美追求,更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存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艺术的价值和作用,推动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艺术投入和支持的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来。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让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心灵,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系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艺术、健康管理、美学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项江涛 (报纸)苏威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