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珩: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2024-05-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是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必然之选,对于有效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推动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共建繁荣美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关系着民生福祉,被寄予了更多、更高期望。展望未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将重点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共同富裕,不断释放中小微弱经济体的巨大发展潜能,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驾护航。

  普惠金融发展开局良好 

  在中国普惠金融取得长足进步、首个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圆满收官的基础上,2024年一季度普惠金融发展开局良好,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和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从总量来看,贷款保持连续高增长,发展持续向好。2024年2月末,全国普惠金融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1%,前两个月增加1万亿元,同比增加1102亿元,高于2024年全年既定目标;重点关注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2%、18.5%、21.4%,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明显提升。随着“普惠金融推进月”的持续行动,3月末普惠金融小微贷款增速同样保持20%以上的高位,反映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奋进姿态。

  从覆盖面来看,服务广度持续拓宽,极大惠及百姓生活。随着金融机构持续下沉服务重心,2023年末,中国人均持有银行卡已达6.93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4张;ATM机具84.55万台,每万人拥有ATM机具5.99台,基本实现基础服务全覆盖,打通金融惠民“最后一百米”,反映出普惠金融服务在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我国提出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背景。

  从价格来看,利率持续走低,助企融资负担减轻。2024年3月,我国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5%,比2023年同期低22个基点,利率呈逐年下降态势,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6%,较2023年四季度下降0.47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低。2024年1月以来,为刺激经济回暖向好,各大银行开始下调贷款利率。这不仅为中小微企业创造了新的融资机遇,也为其成长壮大提供了更强韧性,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供需两端回暖势头持续巩固 

  普惠金融的光明前景,离不开供需两端回暖势头的持续巩固。

  从供给层面来看,一是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蹄疾步稳。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高度重视中小银行风险问题。2024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一省一策”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稳步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化解。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基调下,“抱团取暖”已成为各地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普遍做法。二是数字化转型成为新发展趋势。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银行数字业务快速转型发展。据不完全数据测算,2023年,我国六家国有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超1200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已超过4900亿笔;离柜交易总额已超过2300万亿元,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高达93%以上,说明金融科技正在加快布局,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成为新趋势。三是持续发力“贷”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024年以来,银行业瞄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点任务,积极疏通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堵点,全力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持续发力“贷”动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2月末,全国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4.4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增加2.53万亿元,同比多增1708亿元。未来,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潜力”将更加凸显。

  从需求层面来看,一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春节假期后生产加速回升以及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显效,中小企业再次回升向好。2024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较2023年四季度上升0.2点。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为具体数值的连续增长,更体现在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状况的实质性改善上。二是发展信心有所提振。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集中发力,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有所提振,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9,环比上升0.2点,反映出中小企业在扩大生产、增加投入方面的信心有所增强。三是市场预期不断改善。随着经济持续恢复,企业生产需求稳中有升,逐渐回暖。2024年一季度市场指数为81.2,环比上升0.3点,表明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四是企业融资状况稳中有增。随着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降低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推出,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企业。2024年一季度资金指数为101.0,环比上升0.3点,说明实体经济融资规模明显上升,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五是劳动力供应上升,需求持平。随着春节假期后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人员及时返岗,2024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劳动力指数为106.1,环比上升0.1点,供应状况得到改善,需求小幅上调,这是对经济发展向好的积极回应。六是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回升。随着民间投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增强,2024年一季度投入指数为83.3,环比上升0.2点。七是企业成本有所上升,效益有待改善。受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24年一季度,中小企业成本指数为112.7,环比上升0.1点,仍居高不下;效益指数为74.2,环比上升0.1点,仍有待提升。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加稳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力军作用持续彰显,并为经济回升向好按下“加速键”。

  坚定推动普惠金融行稳致远 

  在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中国普惠金融之所以取得瞩目成绩,关键在于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和“三大坚持”蓄积的发展优势。

  从短期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大,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不断发力。2024年以来,为推动经济回暖向好,我国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切实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对于稳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组合拳”效果的不断显现,发展普惠金融的有利因素持续增多,银行和中小企业两端持续向好的态势逐渐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我国普惠金融将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有力引擎。

  从长期看,“三大坚持”是我国普惠金融开创光明前景的最大优势。“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了普惠金融“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积累形成的理论成果和政治优势,也是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普惠金融“为了谁、依靠谁”,是切实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根本保证,也是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决定了普惠金融“能干事、干成事”,对提振各方信心、提高金融资源效率和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至关重要。

  当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开局良好,但持续的政策支持需要把握好“度”,不能强行改变银行信贷投放的一般规律,实现信贷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还要解决数字治理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落后、金融生态体系不健全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等困难挑战。未来,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险滩暗礁和荆棘陷阱,都阻挡不了我国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毅力和信心。只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就能切实推动普惠金融行稳致远,支撑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关键词: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经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周慧(报纸)苏威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