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话语权和国际学术话语权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权力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如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生产性权力等,权力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解读。话语权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权体现在代表权、发言权、定义权、解释权、说明权、裁判权、建构权,包括影响力、感召力等,话语权也是衡量国家实力,乃至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的概念,在中国语境下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权力,即有表达声音、表达观点的权力,如国际事务中的投票权、表决权、份额、比重等都属于此类权利。另一个层面是“说话”产生的权力(Power),更接近福柯一直强调的“话语就是权力”的理念,强调话语理念或主张的影响力、感召力,强调软实力、软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重视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成为各个学科的显性词汇。在中国,很多领域都在强调要提升国际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看,至少在中国语境下,国际话语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展。
201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会议上还提出了具体的表述,“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等等,这些都涉及了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核心内容。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对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中国方案:“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从国家层面再次强调了学术话语权问题。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学术话语权的强弱呢?首先是学术内容。比如,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是否有自己的概念、理论、流派;研究的学术成果是否在国际层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是否可以引领一些学术议程,包括学理的辩论甚至是学术争鸣。其次是学术平台。怎么把学术内容传播出去,可以用其他国家或是国际层面一些通用的平台,包括学术期刊、出版社、会议等平台交流机制,如ISA这样的学术平台。再次,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和转化情况。一是相关内容是否能够进入主流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是第一步,进入到学术话语体系之后,还要看内容是否能够进入到社会话语或者是大众话语层面,即从学术层面向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延伸。
中国国际关系学术话语权的现状
一是学术在场的情况,即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发文的情况。从2019年至今,3年间中国国际研究领域的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学术著作可能就更少了。从整个国际学术出版来看,至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还不够强。
二是有影响力的学术内容。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天下体系、关系理论、道义现实主义等理论在国际层面引起了一些关注。在学术平台方面,如学术刊物、著作出版,国内英文期刊数量,国际影响有限,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也非常有限,这也影响到中国学者学术声音的国际传播。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与学术话语权提升路径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都是基于西方历史经验、概念、逻辑和话语,有非常强大的学术话语平台,包括期刊、著作、学术机构或平台传播,以及大众传播平台,包括媒体、网络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目前还处于劣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第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构。一是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包括世界观、秩序观等;二是从学理层面思考国际形势新变化以及影响;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理论构建,包括中国外交实践凝练和理论构建;四是中国规范和理论构建,包括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律。以上要从政策层面向学理层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和西方不一样的国际关系理论,实现中国理论与西方理论的对话、融合。
第二,实现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要建立和培育英文学术期刊,为中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话搭建书面载体。
第三,搭建中国学术组织。提供开放包容的中外学者学术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让中国学者更多参与其中,提高中国学者发声广度和力度。
第四,媒体发声和大众交流。理论研究的大众化影响会起到使学术影响向社会层面延伸的作用。
(作者系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
(本文根据“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与中国国际问题‘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学者发言整理,不代表本网观点)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