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必然要求”: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2024-06-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通常以改革为主线,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成为了“改革”的代名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审议通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改革开放如何实现新突破、再深化,是国内外关注的重大事件,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重大战略。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决定2024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并从“六个必然要求”层面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层面,全面回答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实践发展中推动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据此确定党的工作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一大宝贵经验,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九大立足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深刻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暴露出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根本性、主要性、深层次矛盾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重要的现实依据。改革奔着问题去,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责任,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动摇,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调整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广大人民几乎都从改革发展中受益,彰显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距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我们既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又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把“蛋糕”分好,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使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共同成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现社会持续稳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离不开改革创新的动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统筹安排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应对了国内外各类风险挑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和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奇迹,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特殊时期,各类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进一步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赢得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战略主动,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就是最大的发展、最大的改革。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部分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浪潮和日趋脆弱的全球治理体系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仍需要进一步依靠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开放激发活力,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能够在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跳出历史周期率,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不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党要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在管党治党建党等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俨然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时代之需、发展之要、民心所愿。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伟大而艰巨,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姚国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