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未来如何“智”胜疆场

2024-0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已两年有余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在无人机使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正为新阶段的实施积极筹备资源。考虑到火炮弹药等作战资源的长期短缺,乌克兰成立无人系统部队的这一行动实为必要之举。以FPV无人机(穿越竞速用无人机,以第一人称视角飞行,常称穿越机)为例,它们常被用于对敌方目标进行有隐蔽性的搜捕侦查,而非火力打击,不需要昂贵的载荷就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了大量情报信息支持。

FPV无人机

  无人机部队应“需”而生

  二月初,乌克兰宣布成立无人机部队。乌军无人机部队的成立将使俄乌战场的形势产生怎样的变化?无人机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有多少?面对无人机威胁又该如何反制呢?

  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的《无人机使用学说》中,引用了军事分析家塞缪尔·本德特的观点:“两大发展将影响未来的战争:用于远距离、更复杂行动的作战无人机的扩散和可用性,以及对近距离支援行动绝对需要低成本战术无人机的需求。”尽管目前无法确定这句话是在俄乌冲突之前还是之后发表的,但其分析预测应该是反映了当前无人机作战的一些前沿趋势。乌克兰总参谋部在《学说》中详细列举了无人机的分类,共有十三种类型,包括侦察无人机、指挥和控制无人机、攻击无人机、空中目标拦截机、电子战无人机等。此外,还有为特殊作战而设计的侦察无人机、防化部队无人机、中继无人机、训练防空人员的空中目标无人机、敌方防空系统目标模拟器无人机、远程采矿无人机、气雾帘部署无人机和通用运输车辆无人机等。如果这些类型确实存在于乌方无人系统部队中,那么俄军作战行动的情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即将投向前线的无人机群

  无人机作战“简”而有力

  无人机的体积小、机动快、隐身性能好,这些都增加了侦查预警的难度。例如,FPV无人机能在前线外10至20公里范围内活动,它们的抗打击能力强,滞空时间也远超常规无人机。中大型无人机则能深入敌后方,通过中继设备与操作员通信。自杀式无人机更是可以以自由狩猎模式在道路上巡逻,给敌方带来极大威胁。

  无人机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廉。这得益于其简单的单机设计和高度通用的零部件,使得研发和制造成本都相对较低。以美军“郊狼”无人机为例,其机身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模块化设计,单架成本仅为1.5万美元。而一些通过改装民用无人机制成的武器,其成本甚至可以降低到几百美元。当一定数量的无人机被集群使用时,它们形成的“蜂群”效果更为惊人。这种“蜂群”由多架高度智能化的低成本无人机组成,它们在执行任务时能够相互通信和协同。它们不仅可以同时对多个目标发起打击,还能对单个高价值目标进行重复打击。由于数量众多,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发起集群进攻,迅速使敌方的防空反导系统达到饱和状态。

  此外,“蜂群”无人机体积小巧,雷达信号特征微弱,难以被敌方探测发现。它们可以从战机、舰艇和车辆等多种平台迅速发射,实现瞬时集中攻击,使敌方措手不及、难以防范。这种突然的攻击方式让敌方难以应对,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在战争中,无人机生产设施的分散性也将成为一大优势。若没有对领土的实际控制,要消灭这些“车库合作社”几乎不可能。无人机制造不同于大规模的火炮弹药或自行火炮生产,即使遭受导弹打击,也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前线无人机的数量和质量将达到一个临界点,届时作战甚至可能无需依赖传统的枪支和火炮系统。

试飞新型无人机

  无人机反制需多管齐下

  在作战中往往需要应对敌方无人机的威胁,因此对无人机反制的研究是迫切且必要的。常用于对抗无人机的方法是电子干扰,但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非定向性意味着可能会同时干扰己方和敌方,这不仅可能暴露自身位置,而且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譬如,一旦装甲车上的电子战系统被激活,敌方雷达就能迅速锁定目标,使电子战系统置于危险境地。因此在理想情况下,突击部队的掩护应由专门的电子战无人机提供,以确保攻击行动的机密性。

  面对无人机的威胁,未来的战场可能需要采取更为物理化的摧毁手段,比如在中东地区大放异彩的激光系统。至今为止,各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俄乌双方都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物理摧毁无人机,这也是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应用规模爆炸性增长的原因之一。

  为了侦查反制无人机,空域监测不仅应在地面进行,还应从空中组织,包括利用高空平流层侦察机进行监测。整个观察哨网络应通过高速“军事互联网”连接起来,以确保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同时,为了提升目标搜索和发现能力,必须强化精密雷达和多光谱光电探测装置的研发工作。以美国最新服役的M-SHORAD野战防空系统为例,其炮塔上装备了一套综合光电传感系统,负责目标捕获和态势感知。此外,车体上部四周还配置了4台RPS-42小型多任务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这些雷达具有极高的敏锐度和强大的后端软件处理能力,它们能够同时追踪数百个低空小目标。由于RPS-42雷达没有复杂沉重的旋转结构,因此非常适合安装在搭载能力有限的轮式装甲车上。这使得M-SHORAD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小型无人机、巡飞弹等目标,并引导“毒刺”地空导弹以及机关炮、机枪等武器进行有效拦截。

  在无人机最终受到机器智能控制之前,对抗它们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消灭操作员。在前线,这些操作员是非常有价值的作战部队之一,他们的地位可以与航空飞行员相媲美。因此,在作战中应该优先打击敌方无人机操作员,以削弱其空中威胁。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先进的导弹系统或察打一体无人机来精确打击这些目标。通过削弱敌方无人机操作员的人手,可以为己方部队提供更好的空中保护。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