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新阶段与战略取向

2024-0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主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我国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在走向双重互构和相互融合的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空间共享与空间公平正义,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战略取向。
  一、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双重互构与相互融合
  城镇化率是城乡关系之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即滞后城镇化现象。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向纵深方向推进和同城市发展相关制度的改革,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47%,接近于50%。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下半程阶段,正在进入城市经济阶段与都市社会状态。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轴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经济与社会变革,也定义了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内涵。我国城市发展牵引着农村发展,对城乡关系起到主导作用。
  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我国城乡之间互动不断增加,要素的双向流动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户籍制度放松及相关制度改革,我国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双向影响的强度与维度不断加强与增加。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已经有了较大变化:在城市影响着乡村的时候,乡村也在形塑着城市,城乡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城乡关系的主旋律。
  现阶段,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明显,城市主导着城乡关系,一方面吸引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从而对乡村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乡村发展及其振兴必然是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空间不断优化组合与城市不断能级提升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乡村在经济上的作用与功能已经超越了传统为城市提供粮食与副食品功能而兼具消费功能,已经是城市工业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市场,是城市产业正在进一步开拓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城乡融合发展对于城市与乡村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方面,我国城市发展需要把乡村的空间、生态与文化因素吸纳进去,才能提高城市的多样性、宜居性与人文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乡村振兴是在城市能级提高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不断推进的,乡村振兴是镶嵌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进程之中的。简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城乡关系双向流动的维度不断增多,互动的力度不断增强,城乡关系已经从过去的二元结构走向双重互构与城乡融合阶段。
  二、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战略取向——空间共享与社会正义
  形成新型的城乡关系,是促进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双重互构与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是新型城乡关系在产业及要素层面的表现。从更深的社会层面来看,新型城乡关系应当是城市与乡村相辅共生、空间共享、相互融合的社会关系。新型城乡关系是以“人”为尺度、空间共享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它既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式与现代化作为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最后归宿,也不是把“田园牧歌”式农村社会当作逃离现代性问题的避难所。简而言之,新型城乡之关系既不是二元对立或分割关系,也不是单向的中心与边缘关系。在新型城乡关系之中,既要以城促乡,又要以乡促城,促进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上升到新层次。城市与乡村应该相得益彰并且相互融合。既要发挥城市是文明载体与文化容器的作用,又要发挥乡村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作用。这样使得乡村居民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城市居民方便地获得乡村自然,推进城乡空间共享与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战略取向。
  城市是人造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聚合体,在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等现代化生活方式上具有较大优势。推动乡村居民共享城市空间,可使其获得现代专业化服务,从而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乡村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的宜居性、多样性与综合性功能的重要支柱,乡村的生态性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来源。城市作为人造环境,需要乡村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的支持。城市居民共享乡村自然空间是人类亲近自然与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因此,城乡之间实现空间共享,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既可以获得城市活力,又可以拥有乡村的静谧自然,从而促进城市创新性与乡村生态性进行内在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要形成新型的城乡关系并实现城乡空间共享,就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公平与正义进一步发展,不断减少和降低城乡之间的制度性藩篱,促进乡村与城市在公共财政投入具有相同的权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农村拥有同市民相同的社会权利。要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受教育机会方面拥有相同的权利。城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与资源共享状态是以相对公平的制度建设为前提条件,它是建立在城乡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础之上的。总之,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战略取向是空间共享与社会正义。这是以“人”为中心城市化的体现,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双重互构逻辑下中国城乡关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号:21bjl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