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力量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华侨华人如何发挥支撑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是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华侨华人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性人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人才。全球华侨华人6000万,在长期海外发展中积累了大量资本、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是当前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新侨是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他们大多具备高水平的国家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我们应积极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作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华侨华人人才资源优势,高起点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产业基地。华侨华人不仅为中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应顺势回流,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华侨华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者。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为华侨华人提供了施展身手的更大舞台。华侨华人参与祖(籍)国建设,可以充分借鉴海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中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华商既熟悉住在国的贸易情况、发展模式和投资动向,又和祖(籍)国有着天然的亲缘联系和语言沟通能力,是推动中外贸易往来的主要力量之一。华商是促进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侨汇的流入不仅能够发展产业,而且有力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外交和侨务工作实践证明,华侨华人是中国民间外交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华商具有艰苦创业、拼搏进取、勤劳坚韧、吃苦耐劳、团结互助、抱团取暖、感恩之心、情系桑梓、诚信创业、诚毅做人的品格。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华商精神。
  华侨华人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活力。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速,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更多为祖国出力的机会。海外侨胞素来有热爱祖(籍)国、情系桑梓的家国情怀,在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少留学人员学成归国,不仅丰富了国内各行各业的人才队伍,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更是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华儿女有着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情感共鸣。海外侨胞情系桑梓,是因为“根魂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脉相连的纽带。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强调了中华儿女的“根、魂、梦”,并深情地说道,“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侨商侨企应树立新理念,着眼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兴战略产业和新生产要素,找准“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华侨华人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两会期间,中方宣布将对瑞士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增进人员往来,密切中外合作。海外侨胞通过多年打拼,累积了近5万亿美元的资产,侨胞可通过在海外发行债券、推动人民币结算等手段,提供金融服务。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延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华侨华人资本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对华侨华人开放。与此前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返华投资规模更大。据统计,中国引进外资60%以上是华侨华人的资本,外资企业中70%以上是华侨华人的企业。改革开放后,不少华侨华人回乡做慈善项目,比如捐建学校、修路等,还投资做企业,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中国政府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华侨华人大有用武之地。改革开放华侨华人功不可没。海外华商回国投资,捐款捐物,归侨侨眷积极参与祖籍国建设,推进祖籍国统一大业。海外侨胞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拓者、参与者和贡献者。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致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广大华侨华人功不可没”“华侨华人发挥在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各地投资兴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合作”。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广大华侨华人功不可没。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广泛支持、热忱参与和积极奉献。同样,发展新质生产力也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参与和支持。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思想中汲取大智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布局谋篇,推进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发展和生产关系改革创新的同频共振。我们要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