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第七届孙冶方经济学家发展论坛”会议综述

2024-06-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5月18日,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担任学术指导,浙江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孙冶方经济学家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坤荣,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周青等六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济、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为大会致辞,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日常工作)魏江,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李永友和浙江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王建明主持。来自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6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一、新质生产力的科学认识问题
  (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现实背景
  周济指出,国际局势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格局调整,自然、环境、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亟待建立由生产力变革推动的全新经济体系,需要新的经济理论支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马建堂强调,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但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实施全方位精准围堵,幻想将我国产业遏制在中低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加速期的新阶段,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和时代使命。
  沈坤荣认为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两个新问题。第一,国际地位提升:中国经历45年的改革开放,实现稳定发展和高速增长,赢得世界第二经济体的总量优势,但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第二,国内发展困境:疫情后国内经济复苏明显,但与良好预期仍有差距,尤其是对消费、产业和人们心理的影响较大。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刘伟认为最根本的是结构问题,就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效率,加快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质态和转变发展方式,对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二)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本质
  陈先春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对新的生产力理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马建堂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带来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交往方式的重大变革。
  刘伟强调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核心是要素禀赋和要素生产力的提升,标志是效率,即全要素效率在新时代的提高。效率依赖于科技创新,科技覆盖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全部,并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史丹表示,新质生产力表现为生产力三要素“质”的提升,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当代最先进生产力。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新质劳动者要有知识创造能力;生产工具从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向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变;劳动对象范围扩大和多样化,突破自然限制进行空间拓展,改变原有要素以扩展到新的数字要素质态。李永友补充道,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是人,所有科技进步都是拓展人在社会中的各种功能,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最为基础的动力因素。马建堂总结,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要素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突出了生产力“质”的变化,深化了对生产力演进规律的认识。
  (三)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
  陈先春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既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更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马建堂指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重大学术创新。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的时代课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生产力动力机制的认识。
  二、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
  马建堂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之态。科技事业包含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相互激发的环节,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征程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刘伟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特点是创新,而创新主体是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处理好国家和市场、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沈坤荣指出,坚持推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全面创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二)成果转化和标准化建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路径
  马建堂指出,培育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创新主体,鼓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需求引领科学研究,以科技成果应用带动科学研究的深化,以连续的创新和优化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逐步实现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而改造传统行业。范子英补充道,相对于创新行业,现阶段传统行业承担着大量的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贡献了绝大部分税收。因此,在传统产业上的升级改造显得尤其重要。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周青认为解决标准化是关键问题。标准化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同向同行的,但目前我国的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从科技成果转化到标准制定比例相对较低,可能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
  三、新质生产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讨
  沈坤荣表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国充分地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开辟发展新领域,塑造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因此,需要厚植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产业基础。刘伟指出,决定一个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结构,新质生产力强调“质”的规定性,通过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新的要素组合赋能企业、支撑产业变革,从而实现发展质态的根本转变。
  史丹认为,新质生产力催生新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改变了生产函数和劳动对象,表现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由人工到智能化转变,数字要素最大化提升生产服务业效率,传统生产消费模式的改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范子英基于索洛增长模型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分解提出,经济增长短期靠劳动力、人力资本、资本的深化,长期靠技术进步。但索洛悖论认为很多技术进步无法体现于全要素生产率,这就需要新质生产力理论以超越索洛悖论。
  (二)新质生产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
  刘伟强调三个方面,第一是制造业的重新改造,第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培育,第三是未来引领产业的规划。史丹提出,要用先进制造业重新激活传统制造业,发展以数字为主导的未来产业转变生产范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周青强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占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造新时代增长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根据陈先春提供的信息,本世纪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强调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凤凰涅槃”,并为浙江量身定制了“八八战略”。20多年来,历届浙江省委深化落实“八八战略”,不断推动省域高质量发展,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浙江样本,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深走实。
  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马建堂表示,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改革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完善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依据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的贡献,合理确立其在科技成果中的产权份额,并给予税收优惠。刘伟强调,新质生产力对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遵守经济发展的结构演进规律;第二,遵守区域的生产力布局规律;第三,尊重市场规律,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沈坤荣指出,深入研究宏观治理的框架和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建立科技机制、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匹配容错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健全和完善分配体制,形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共享。
  (二)优化微观层面的管理制度以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活力
  史丹指出,构建“以我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因地制宜推动传统生产力先进质态的演进和实现新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同时,优化政策环境,激活市场和企业内生活力,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最后,畅通教育科研、人才良性的循环,构建以人才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周青强调,发挥标准化建设对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抢占制定新质生产力标准化的规划,启动实施基础科技创新行动,积极创建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大力激活标准建设主体以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活力。
  (三)拓宽耐心资本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支撑
  马建堂指出,要加快重组和构建国家科研战略力量,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需要财政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沈坤荣认为地方政府的耐心资本可以链接城市合伙人、企业合伙人、区域合伙人及农民合伙人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群体。范子英强调耐心资本对创新的重要性,让中央财政做有限合伙人,作为耐心资本寻找下一轮创新增长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支撑。
  五、会议总结
  本届论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凝聚更大共识,贡献智慧力量。正如魏江所说,“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和创新观点展开对话交流,承载着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言献策,推动经济学科发展推陈出新的崇高使命”。
  (王建明,浙江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邓年奇,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