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2024第一季度)在京发布

2024-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刘越)人民币国际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适应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要求,客观准确反映跨境人民币使用情况及新特征,5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交通银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报告立足于问卷调查,通过对2024年3月31日前收集的1657家企业答卷展开统计分析,揭示了企业层面跨境人民币多元使用场景。据了解,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中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涵盖行业包括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其他行业。
  报告显示,逾七成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近六成企业存在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从事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或存在离岸人民币收单或支付(包括与第三方合作)、离岸人民币融资(贷款、应收账款融资、债券)、离岸人民币存款及离岸人民币财富管理的,均不足受调查企业的四分之一。
  报告指出,按企业所在行业划分,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存在人民币贸易融资、离岸人民币融资等情况的比例较第二、三产业多;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离岸人民币收支、离岸人民币存款等情况的比例较第一、三产业多;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除离岸人民币的收支和存款外的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比例均为三大类产业中最小的。
  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亮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继续推进具有坚实的基础。首先,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紧密。中国是东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人民币在区域内的流通和使用具有天然优势。此外,逾四成企业的主要客户位于欧洲和北美等地,展现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广泛性,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是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实力雄厚,二者共同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外资企业的参与也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能够为人民币构建健康的境外循环提供基础。
  第二,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动性增强。首先,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数量本身(1657家)反映出,当前大量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议题表示关注,并愿意分享其实践经验和观点;参与调研的企业类型多样、行业和地区覆盖广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广泛性。其次,超过七成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表明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反映出我国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取得的成就。最后,企业不仅在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也在寻求更多与人民币相关的金融服务,这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更多人民币相关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使用场景来看,企业不仅在日常跨境贸易结算和外汇交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也将其应用于其他金融活动领域,这都表明企业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跨境人民币使用的动机更加健康。积极健康的使用动机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调研显示,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动机涵盖多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微观基础。
  第五,政策支持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积极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企业使用人民币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如简化跨境结算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供税收优惠等,这都有效增强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和能力。企业期望进一步推行更合理的政策、加强政策的持续性、强化政策的解读和宣讲等,以便能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跨境业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参与问卷调研的企业普遍表达了对政策更加支持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的期望,这体现了微观主体对相关政策的强烈关注,一方面表明现有政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对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应结合当前宏观趋势和政策环境,深入分析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研究发现,尽管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定挑战。
  报告分析认为,在宏观层面,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对跨境人民币产生一定影响,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和数字支付,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光明前景。
  报告建议,可以通过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简化结算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解读,提高企业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认知和参与度;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并推动人民币在油气、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使用;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优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增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生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