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简论》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2024-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李嘉文)5月28日,《新质生产力简论》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举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出席并致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主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向晓梅发布新书研究成果。
  郭跃文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伟大号召,坚定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政治责任,奋力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新质生产力简论》是在省委宣传部点题布置和精心指导下,省社科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牵头,联合省委党校、省社科联、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部分专家学者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力量,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跨学科跨部门协同研创的心血之作。全书具有把牢政治方向、注重政治引领,坚持学术导向、注重现实观照,突出大众化取向、注重理论普及的鲜明特点。省社科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国之大者”“省之重者”,继续与社科界同仁一道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内涵,为广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用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肖风华表示,以新提质、以质催新是人们亟需了解的时代命题,《新质生产力简论》是一本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立足广东、放眼全国,紧密结合广东丰富实践与创新经验,回应广大干部群众理论困惑和现实需求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自今年3月起,该书策划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编写团队克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困难,多次召开编写会议,不断完善调整编写思路、内容结构,反复推敲优化文字表述、案例数据选用、专栏设置等细节,力求使最终呈现的作品既能够深刻突显主题,又贴合广大干部群众需求。该书从崭新视角和多样表现形式,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入剖析,富有理论性、思想性与可读性。广东人民出版社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继续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新质生产力简论》图书 主办方供图
  据主编向晓梅介绍,《新质生产力简论》全书共八章,内容详实、体系完整。全书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政治站位有高度。书中系统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背景、内涵特征、实践脉络和路径方向,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二是理论研究有深度。全书从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支撑载体——产业引领、鲜明底色——绿色发展、广阔空间——开放平台、孕育沃土——体系支撑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揭示新质生产力理论这一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的科学体系。三是广东实践有厚度。全书紧密结合“广东实践”,深入挖掘“广东元素”,系统提炼“广东经验”,生动描绘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画卷。四是阅读体验有温度。全书以简明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图文并茂的排版设计,穿插丰富鲜活案例和别出心裁的“小专栏”,让新质生产力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望成为人人可读、人人可懂、人人可用的好读本、好教材、好宝典。
与会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
  会上,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巡视员李鲁云,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广东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卞恩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明忠,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岳芳敏五位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简论》的理论创新、内容特点和学术价值等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一致认为,《新质生产力简论》一书政治站位高远,框架体系完备,学理价值深厚,论述深入浅出,契合广东发展实际,将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掌握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将为广东奋力建设成为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