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24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2024-05-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5月25日到26日,“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24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主办,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会议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国探索与国际启示”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会员代表大会、主旨报告会、平行论坛、期刊对话会、闭幕式等多个环节,从事国内外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会员代表以及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编辑等,相聚狮子山下,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 

会议现场图 主办方供图

  5月25日上午,会议举行开幕式、会员代表大会和主旨报告会。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致辞。王从严指出,深入探讨交流乡村全面振兴规律,及时总结中国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会员代表能够在加快构建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积极作为,为推动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杜志雄在致辞中回顾了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深化制度性开放是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新的驱动力量,希望研究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内外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

会议现场图 主办方供图

  会员代表大会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杰主持,分为研究会工作报告和换届大会两个环节。研究会工作报告环节,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胡冰川作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副会长、监事长曾寅初作第八届监事会工作报告。换届大会环节,按照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监事会、常务理事会、研究会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海鹏经选举担任第九届理事会会长。他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会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更新域外问题研究,以更新的知识系统指导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

会议现场图 主办方供图

  主旨报告会由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颜廷武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从全球粮食危机的视角审视中国粮食安全治理,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出了健全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的对策建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于爱芝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中非农产品贸易韧性的影响,认为中非农产品贸易长期向好但短期面临风险,贸易便利化能够显著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有助于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韧性。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倪国华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角,从共同富裕、未来农业出发分析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对策建议,认为要推动高质量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双轮同步,合理引导资本和技术要素进入农业以弥补劳动力要素流出后的生产力水平下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可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碳市场建设的机理和路径,认为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建立农业碳交易体系,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机制。

  据悉,5月25日下午会议举办了10个平行论坛,80位会员代表汇报了研究成果,60位专家学者主持平行论坛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点评。5月25日晚,举行了期刊出版对话会,对话会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发勤主持,《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世界农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治理现代化研究》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中心等8位编辑与会员代表进行了对话交流,现场回答了关于刊物选稿用稿、成果出版等问题。5月26日上午举办了主旨报告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先德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寒作了《中国造林碳汇潜力及成本有效性:基于社会最优视角的再审视》的报告、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罗浩轩作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路径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斌作了《中国企业对日本农业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晓云教授作了《中国食物供需平衡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报告。

  主旨报告会结束后,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张永强主持了闭幕式,闭幕式首先由2025年会承办方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辉发言,最后李谷成作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来自全国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学会代表和旁听人员共话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国探索与国际启示,为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华中农业大学及经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本次会议的召开,与研究会秘书处紧密合作,精心筹备,50位志愿者做好会务保障工作,确保了会议圆满顺利完成,实现了知识交流与智慧碰撞的良好效果,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肯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