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数字经济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24-05-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在社会再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数字技术技能的劳动者不断增加,数字化生产资料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第一,数字经济中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依托于数字经济建设,数据会形成传统生产力无可比拟的庞然动能,创造出难以估计的价值,加速流动的数据要素不断强化生产力的变革核心。第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也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实体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数字经济促进传统产业高效绿色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目标高度一致。第四,数字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收益递增特性,与高质量发展内在的高效能、低消耗要求高度匹配。

  数字经济作为由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新型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一,加快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5G、光纤宽带、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突破、转化和扩散。面向前沿数字技术,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原始创新,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正确处理好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式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标准化、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等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第二,推动数实融合进程,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布局未来产业。一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利用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网络协同效应,拓展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场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构建各具特色且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把握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趋势,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科研条件的差异化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未来产业发展蓝图,构建起全国各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培育且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畅通数字技术研发、转化、应用渠道。二是加快促进产业数字化。以智能制造、智能家电、数字安防等产业为代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增强数字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优化市场的供需匹配机制和资源配置效率,铸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三是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产业,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发生深度“化学反应”,加快发展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教育等新业态,激发更大创新动力和活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三,加快数字人才培育,让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是根本、是基石。一是要深化人才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针对前沿技术领域的稀缺人才,探索建立差异化、长周期、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二是要深化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通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接口”。三是要利用技术对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通过优化培养政策、健全评价体系、完善分配制度、提高投入水平、畅通流动渠道、强化激励引导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壮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更好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带来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将让科技创新的速度和力量更快,让科技与经济紧密协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本文系北京市科技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战略咨询专项“科技创新推动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