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将首次组建联合政府,三方执政联盟迎接新挑战

2024-06-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5月29日,南非举行第七次大选,选举新一届国民议会(议会下院)和省级议会,共有52个政党参加全国选举,包括由前总统雅各布·祖马(Jacob Zuma)建立的新政党“民族之矛”(uMkhonto weSizwe)。根据南非选举委员会(IEC)的数据,有超过2778万人参与投票,非洲人国民大会(以下简称非国大)得票率为40.19%,在国民议会(议会下院)400个议席中获得了159个议席。民主联盟得票率为21.79%,获得87个议席。“民族之矛”得票率为14.59%,获得58个议席。经济自由斗士党得票率为9.51%,获得39个议席。非国大得票率首次低于50%,失去议会多数席位,这也标志着非国大将首次联合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以确保拉马福萨总统连任。联合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南非的地方一级,但从未存在于国家一级。
  2024年是南非实现民主自由30周年。三十年来,非国大一直为执政党之首,其联合南非共产党与南非工会大会共同组建“三方执政联盟”,后两党党员以非国大成员身份参选、入阁。南非共产党是非洲历史最悠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政党之一,南非工会大会是南非最大的工会联盟,两党都在推翻种族隔离制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非洲实现工人团结、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十年来,以非国大为首的三方执政联盟有力带领南非深化民主成果。联合政府即将成立,非国大仍为执政党之首,三方执政联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实现。
南非三十年发展的成果与挑战
  三十年来,以非国大为首的三方执政联盟带领人民创造了丰硕成果,建立多党民主政治,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改革之路稳步前进,国际地位提升,努力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然而,南非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三方执政联盟还需积极应对各类挑战。
  政治稳定发展。1994年,新南非政府出台具有开创性的《重建和发展方案》(RDP),作为一项根本改革战略,其现实意义贯穿了南非三十年的发展,并呈现在历届政府政策优先事项中。例如1996年的《增长、就业和再分配战略》(GEAR),2006年的《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AsgiSA),2010年的《新增长路径》(NGP)和2012年的《国家发展计划》(NDP),以及五年一次的《中期战略框架文件》(MTSFs),2012年还通过了《2030年国家发展计划愿景》(NDP Vision 2030)。这些国家发展计划与主要国际发展框架、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区域指示性战略发展计划》(RISDP 2020-30)保持一致。在民主南非的第一个十年(1994—2004),以非国大为首的政府的主要重点是建立民主制度,通过RDP推动根本性变革,促进和解及国家建设,形成“新南非”身份。在民主的第二个十年(2004—2014),重点转向维持成果和提高政府绩效,以加速发展。第三个十年(2014—2024年)的重点是巩固民主成果,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计划愿景》。
  经济有效改革。规划、监测和评估部(The Department of Plann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发布了评估南非过去30年增长和发展的报告,评估显示,南非仍然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非洲大陆工业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经济体。1994年至2022年,长期GDP平均增长率为2.4%。南非储备银行(SARB)一直坚持稳定宏观经济,在3%-6%的目标范围内控制通胀。劳动力从1994年的1130万增长到2023年的2830万,总就业人数从1994年的890万增长到2023年的1670万。《黑人经济赋权法案》(BEE)在过去30年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黑人中产阶级已经扩大,黑人专业人士在管理职位上的代表性也有所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预计2024年南非GDP为3730亿美元,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地位。
  外交成果丰硕。南非于1994年重新加入联合国,为国际合作开辟了空间。南非始终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包括加入金砖国家、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印度—巴西—南非伙伴关系(IBSA),以及与中国、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其他南方国家的合作。在南北合作中,主要的合作对象包括七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二十国集团(G20)以及欧盟等。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参与的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等。南非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然而,南非也面临诸多挑战。经济目前正处于低增长阶段,平均GDP增速低于人口增速,实际人均GDP出现了倒退。结构性限制阻碍了潜在增长的实现,如技术革新和科技水平较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低、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发展迟缓以及易受全球冲击等。同时,对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不足,限制了政府提高效率和影响力的能力。腐败仍然是公民对政府信任度下降和抗议活动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要解决上述问题,三方执政联盟任重道远。
三方执政联盟三十年发展态势
  三十年来,为充分发挥三方执政联盟作为民族民主革命战略政治中心的作用,三个政党在动态调试意识形态,逐步完善联盟制度安排,并在受到外部势力冲击时,保持向心力,为南非的民主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格局。
  在意识形态中由分歧对立走向动态调试。在三方执政联盟中,非国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南非共产党与工会大会相对被动,但也在保持核心指导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动态调试意识形态,以适应政党合作的演进。2018年后,总统拉马福萨被认为是非国大的“左派”领袖,因此,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试图推动国家政策“左”倾,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推动民族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创造条件。在南非共产党看来,与非国大和南非工会大会维持好关系,共同推动联盟发展,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十分重要。2019年,三方执政联盟出台《重塑联盟》文件,指出联盟重组的核心是必须加强和深化组织统一,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时俱进,实现联盟的历史使命。可见,三方执政联盟会根据国家发展、联盟合作、政党前景等现实状况做出适应性调整,以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制度安排上由分散独立走向协商统一。经过反复讨论和密切协商,三方一致认为联盟重塑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并承诺要将联盟政治委员会打造为寻求共识的协商机构和成功模式。2018年出台的《迈向重新配置的联盟》(Towards a Reconfigured Alliance)是三方执政联盟的重要转折点。该文件强调联盟要建立协商一致的成功模式和机制。联盟重组的核心是必须加强统一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时俱进,实现联盟的历史使命。联盟将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包括改进其集体领导机构的协调运作能力和影响力。联盟在其发展过程中设立了若干协商机构,甚至规定了其会议的频率,制度化水平有很大提升。
  外部势力冲击下由微弱影响走向持续挑战。多年来,各种因素使三方执政联盟受到外部冲击。2024年大选,以反对党民主联盟为首的七个政党达成联盟协议,旨在推翻非国大的执政地位。非国大本身存在的党派分歧和长期执政的困境,也加剧了民众对非国大及三方执政联盟的不满。尤其是2013年激进左派政党经济自由斗士党(Economic Freedom Fighters)成立,2014年便成为南非第三大党,2019年第六次大选中,其支持率更是上升至10.79%,削弱了三方执政联盟在选民中的支持率。罗伯特·纽豪斯(Robert Nyenhuis)和尼古拉·德·雅格尔(Nicola de Jager)认为,非洲广泛存在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执政当局无能,政府官员贪污成风,这些都是促使非洲民粹主义快速成长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经济自由斗士党对非国大及其领导的南非政局构成较大威胁。2024年大选中,成立不足一年的“民族之矛”一跃成为第三大党。该党由南非前总统祖马建立,在夸祖鲁—纳塔尔省、豪登省和姆普马兰加省等地获得大规模支持,打破了非国大长期以来的政治垄断地位,为南非政治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动。
联合政府对三方执政联盟的影响
  联合政府对三方执政联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执政稳定性、政策连贯性、外交一致性等方面。在三方执政联盟中,如何平衡不同政党的利益诉求、如何达成共识、如何有效执行政策等将是他们面临的挑战。
  执政稳定性。无论是主要反对党民主联盟、经济自由斗士党、“民族之矛”,还是因卡塔党、人民大会党等较小政党,组建联合政府后,执政稳定性都可能面临挑战。不同政党之间的政策差异、利益冲突以及政治目标的不同可能导致政策制定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并出现立法僵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政党之间的政策责任线模糊等问题。南非组建过地方一级的联合政府,其特点是政府内部冲突较多、政府功能失调和不断的领导层变动,严重影响了地方治理。因此,三方执政联盟还需与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通过制定法律、协商机制解决分歧,保障执政稳定性。
  政策连贯性。组建联合政府可能使三方执政联盟面临政策连贯性的挑战。由于不同政党可能持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和利益诉求,也拥有不同的选民基础,因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投资减少、市场信心下降等。例如,三方执政联盟与经济自由斗士党在土地政策上存在较大分歧,后者明确提出无偿收回所有土地并重新分配的主张,方式激进。为确保政策的连贯性,三方执政联盟和新的联合政府需要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协商,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与调整中,确保政策的制定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民众的反馈和需求,根据民众的需求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
  外交一致性。南非作为非洲大陆的重要国家,其外交政策和立场对于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组建联合政府后,不同政党可能持有不同的外交政策主张。例如,民主联盟是中右翼政党,其政治理念与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有一定的契合度,这可能意味着它更倾向于与西方国家建立合作关系。而经济自由斗士党是激进的左翼政党,更加关注保护本国利益,它的政治理念可能更倾向于批评和质疑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因此,三方执政联盟需要在外交政策上形成共识,制定有效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确保南非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一致立场,以维护南非的国际利益。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2022年赴非调研项目(项目编号:FF202207)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