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思变求远: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2024-05-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中外教育与文化交流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一项基本内容,还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国家政策推动与高校自身发展驱动下,来华留学事业蓬勃发展,来华留学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增长,学界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关注重点也随之转变——从数量转向质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之路。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困境与突破:生师互动与学业成就》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是国际舞台上重要一环的惊艳之作,犹如“和氏之璧”“隋侯之珠”。该书作者以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揭示了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作者长期投身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在来华留学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来华留学生教育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该书在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对生师互动与来华留学本科生学业成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改革路径提供新思路。具体而言,该书以定向调节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大学生发展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了来华留学本科生生师互动与学业成就的影响,分析了自主性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期待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在该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来华留学生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随之而来的日益凸显的教育质量问题。然而,作者并未止步于现状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生师互动、自主性和自我期待等因素与留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作者提出了“导师跨文化适应性指导”的概念,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该书不仅在实践探索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在理论深度上有所突破。通过引入教育学相关理论的支撑,如社会学领域的文化认同理论和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认识。这为解决教育质量问题和构建包容性教育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纷纷涌入中国,为中国高校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中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并规范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以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然而,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教育规模的扩张,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教育质量不均衡、文化差异引发的沟通困难、师生互动不畅等问题,都成为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它着眼于实际问题,以系统性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支撑下,该书的研究更加深入。社会学中的文化认同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所面临的挑战,为构建包容性教育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则为教育者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学业成就的提升。这些理论的引入,使本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提出的“导师跨文化适应性指导”概念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作为教育者,如何适应并引导留学生的跨文化体验,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教育者在跨文化教育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困境与突破:生师互动与学业成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的著作。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思路,为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相信随着该书的推广和深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原副秘书长;留学中国预科教育联盟会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