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3期目录

2023-10-09 作者:《中国文学批评》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3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3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3期;目录

  

·新时代的文艺批评笔谈·

  经典文艺形象: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典文艺形象”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理论延伸空间。超越以往文学叙事中的“典型形象”或“典型人物”,“经典文艺形象”在更高的层面上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经典之作加以整合。“经典文艺形象”是综合性的艺术创造的产物,融会贯通不同艺术媒介的艺术特性,以最为鲜明直观的审美效果唤起最为普遍的审美共通感,其“创作生产”之“精”需要更为先进的表现手段,努力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经典文艺形象”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提出来的最新美学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关键词:经典文艺形象 典型 创作生产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100024)。

  感受力、阐释力、判断力——论文艺批评的主体能力  

  摘要:新时代文艺批评要充分发挥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作用,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这其中,批评家主体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文艺批评是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文艺作品或与文艺实践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专业化心智活动行为,离不开某些特殊的心智能力的发展和一定的思维方法、写作技巧等的运用,其中,感受力、阐释力、判断力是古今一切优秀文艺批评家都需具备的主体能力。感受力是文艺批评活动中批评主体借以与批评对象形成审美认知关系的直觉化、情感化感性接受能力;阐释力是批评主体凭借一定的文艺观念和方法对批评对象进行文艺分析和阐发的概念化、逻辑化理性思维能力;判断力则是在感性与理性能力综合运用中对批评对象的价值属性进行辨别与选择所体现出来的肯定与否定的评断能力。这三者正是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三大价值和文艺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在批评主体能力上的要求和显示。

  关键词:文艺批评 主体能力 感受力 阐释力 判断力

  作者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济南250100)。

  ·文学阐释学研究·当代中国阐释学的建构·

  中西文论互鉴视域中的中国阐释学建构问题 

  摘要:在中西文论互鉴的视域中讨论中国阐释学建构问题,可以从“中国阐释学”的正名问题、内涵与外延问题以及理论建构所需要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视野等三个方面展开。在正名问题上,以“诠释学”为译名更有利于追求西方Hermeneutics的本义;取“阐释学”为名则更有利于建构当代中国自己的阐释学话语体系。在内涵与外延的确定上,中国阐释学有“西方诠释学中国化”“中国的阐释学”和“阐释学中国范式”三层含义,每层含义都有其相应的学理依据。中国阐释学建构需要直面西方诠释学传统提出的各种理论问题,尤其是应对西方诠释学进入后现代之后所遭遇的诸多阐释困境;清理中国古代阐释传统,高度重视与西方诠释学传统异质性的因素;中国阐释学建构还需要建立跨学科的对象意识。

  关键词:中国阐释学 中西文论互鉴 西方诠释学 中国阐释传统

  作者曾军,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西方作者意图论阐释的困境与中国学者的回应

  摘要:传统的方法论诠释学确立了作者定向的意义阐释典范,20世纪的本体论诠释学和文本中心论者悬置作者意图,聚焦文本分析,共同构成了拒绝作者意图论意义阐释的大合唱。当代方法论诠释学重申作者的意义决定性,但未挽回作者意图论的颓势和困境。面对这种理论局面,近年来,张江率先提出“作者能不能死”“‘意图’在不在场”以及作者意图对意义阐释的作用问题,一些学者为此展开积极的学术讨论。在分析西方作者意图论的困境和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理论回应基础上,可以辨析如何看待作者意图在意义阐释中的作用以及意义阐释重心何在的问题。

  关键词:诠释学 方法论 本体论 作者意图 意义阐释

  作者李建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北京100089)。

  走向“阐诠学”:公共阐释视野下的本体诠释 

  摘要:公共阐释论对伽达默尔最重要的质疑在于:理解是否即为阐释?理解之为本体并非从语言中返回自身就能得到阐明,而需首先明确道的综合体验性质。“阐诠学”综合了“理”“性”“情”层面的本体论辨析与“阐”“诠”“释”等方法论层面的探究,呈现为公共阐释论视野下的体用一体,中西哲学与美学的差异不只体现为本体概念的差异,同时也有对本体理解的进路的差异,由此方可达成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的互补、借鉴与相融。公共阐释论回到传统理性之辨,提供重估现代美学“性—情”到“情—性”架构之转折的契机,为揭示、阐释与反思情本体的构造及其多重论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于“美学作为第一哲学”这一命题,从理性辨到情本体的探问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关键词:“阐诠学” 公共阐释论 本体诠释 理性辨 情本体

  作者朱军,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4)。

  阐释度难题与语言的限度 

  摘要:究竟如何把握过度/适度阐释的“度”标准,迄今仍是阐释学中围绕阐释客观性的理论难题,原因在于现代阐释学是本体论哲学,阐释度则是涉及具体文学批评操作的方法论。国内学界在两者间初步构造的通道是强调阐释过程的和谐与充分,这条思路因基于“有/无”的界限意识及其关联性立场,而有私有语言的嫌疑。而从潜能论思路出发将阐释“度”理解为语言的限度,才可能解开阐释度难题:适度阐释是还原阐释对象的语言限度,展示其在书写上的困难;过度阐释则迎合阐释对象的语言惯性。“理论中的文学”等方案经过改造后,有助于来践行这样的适度理论阐释。

  关键词:阐释度 语言 限度 潜能论

  作者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作家聚焦·乔叶专辑·

  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乡土生活书写——关于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  

  摘要:在广袤丰厚、方兴未艾的乡土写作中,长篇小说《宝水》篇幅不算长,切口也很小,但案例具有代表性,写作的钻头钻得深,带出来的信息丰盈、鲜活、可信。这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乡村振兴、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相匹配,具有强大的现实感、鲜明的时代感和自觉的文学使命感的新乡土写作,是对今天丰富变化的社会现实敏锐、准确、快速的反映;是从个人记忆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经验、具有精准主体定位的文学书写;是一幅铅笔素描打底、水墨写意,既有精工细描又有泼墨渲染的宝水画卷。

  关键词:新乡土写作 乡村振兴 现实感 宝水画卷

  作者刘琼,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北京100026)。

  当返乡者不再离开——评乔叶《宝水》 

  摘要:乡村题材作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书写中的重要类型,乔叶的最新长篇小说《宝水》是这一书写谱系中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对《宝水》的分析,可以窥见乡村书写在当下汉语写作中的新变。《宝水》通过对“气味”的书写展示了一种“有机”生活的可能,这是对现代都市病的一种超越与克服。通过重建情感链接和经济理性链接,“返乡者”和“在乡者”与乡村建立了新的联系,并在互动中推动了乡村的现代转型。《宝水》改写了鲁迅等经典作家开创的“返乡者”必将离开的现代文学传统,如今,“返乡者”不再离开,而是真正扎根乡村,完成自我和乡村世界的和谐共建。

  关键词:乡村题材 《宝水》 算账 返乡者

  作者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传统风俗中的山乡新变——论《宝水》兼及乔叶的乡土写作  

  摘要:《宝水》没有采用长篇小说惯常的结构方式,而是以平淡而近自然的文字书写豫北山村宝水的四时风物与日常生活,以丰富而扎实的细节展现传统风俗中悄然发生的山乡新变。它以平实生动、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语言,通过对乡建专家、基层干部和普通村民等典型人物的塑造,为中国大地行进中的乡村振兴留下了一时一地的文学记录。《宝水》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返乡文学”,也是乔叶多年乡土题材小说创作中的成熟之作。

  关键词:《宝水》 乡村振兴 新人 乡土题材 中年写作

  作者饶翔,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北京100062)。

  乡村的肉身、筋骨与魂魄——乔叶《宝水》论 

  摘要:乔叶的《宝水》是近年来现实主义小说写作潮流中的一部长篇力作。小说中河南方言的运用和口语化的语体使之具备了语言性小说的本体特征;同时,《宝水》提供了新时代乡村丰富的人物群像图谱及人物典型,这种主线人物带动支线人物登场的方式也组织起了小说本身的叙事结构;另外,在继承和创新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幽默风格的层面,《宝水》也以一种女性作家的视角对幽默作了细腻幽微且层次丰富的洞察和表达。

  关键词:《宝水》 现实主义 方言 口语化 幽默

  作者蔡岩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创作谈一种

  乔叶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味”与中国传统诗歌批评 

  摘要:不同于西方美学中对味觉的轻视,“味”是中国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与中国文化的性质有关——“味”在中国文化中本就有着特殊的地位。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有较强的在世性,根据丰富的饮食文化,发展出“滋味”“和味”“大羹不和”/“大羹无味”或“遗味”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借“味”论政和借“味”论乐的传统。当南朝文学批评兴盛之后,自然就接续并扩展了传统,以“味”论诗了。在诗学中,作为动词的“味”代表着玩赏(审美)的态度,作为名词的“味”则对应着不同的诗歌理想(审美要求)。至宋代,诗学上的“味”论已充分展开,余蕴尽出了。

  关键词:味 诗歌批评 滋味 诗味

  作者张郁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西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趣味” 

  摘要:“趣味”在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显现某些相同的内涵特征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围绕趣味的文化阶层区隔过程中,中国体现了审美精神的道统化、强烈的审美共同体意识以及基于家族和文人群体的组织性,而这在西方则体现为不同的方式和样态。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趣味都逐渐形成生活与艺术融合的趋势,但在生活与艺术表现上呈现不同的面貌。中国近代以来,文化精英阶层经历由文人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重塑过程,这一过程与中西趣味的观念融合是分不开的。当下我们重新审视中西趣味的内涵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分层现象,既需要充分深入地理解西方趣味理论以及西方审美文化的演化历程,也需要面向中国传统趣味观念的审美自信,从美学的视角、美学的价值出发,思考中西趣味在社会文化上的融通路径。

  关键词:趣味 文化阶层 文化权力 区分 区隔

  作者黄仲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101)。

  “味”与“Taste”的中西互释研究——以《文心雕龙》为中心 

  摘要:“味”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重要的元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味”引入文学批评,极大地推动了“味”范畴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成熟及普遍运用。考量《文心雕龙》元范畴“味”在英语世界言述场域中的各类译释,发现与flavor和savor相比,taste与元范畴“味”的涵括性和持续性两方面含义相对接近;且两词的总体词义演变过程相类似,虽有细微差别,但都经历了由生理感官概念向审美范畴的转换,具有一定的互通、互释性。此外,中西文艺审美传统具有对味觉和视觉的不同趋重及不同的思维方式,英语世界的“味”更多地以名词这一视觉思维特性符号呈现。

  关键词:味 《文心雕龙》 元范畴 译释 误读

  作者戴文静,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镇江212013)。

  中西互译中的“味”论——以严复的《美术通诠》为例 

  摘要:在晚清严复译的《美术通诠》中,中西诗味论产生了跨文化互释,严复以中国“味”范畴相关的概念对译西方“趣味”美学中的相应理念,呈现了中西关于“味”论的观念、功能、技巧之间的对话。严复在对倭斯弗的《文学判断力》一书的翻译活动中,展现了中国诗味论中以“味”论美的审美观念,同时对“味”作为公共性情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以“味外之至,象外之旨”与西方“理式”说对照,从而对“托意写诚”的创作技巧进行阐释。译本体现了严复以中西互为映照,在中国诗味论与西方“趣味”观之间的相关概念中探寻涵义会通。他通过比较对话,以西学为镜反观清代诗味论传统,凸显了中国诗味论当中特有的思想内核与独特价值。

  关键词:味论 《美术通诠》 中西对话

  作者陈思,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贵阳550025);何畅,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杭州311121)。

  ·当代文学观察·小说文体的继承与创新·

  文体也是作家思想的呈现 

  摘要:中国文学能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和小说文体自觉的建立密切相关。鲁迅之后,沈从文、汪曾祺等人,都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文体风格。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兴起,更是引发了小说叙事和小说文体的全面变革。但过度强调文体探索,也可能走向语言游戏或修辞崇拜。文学的贫乏有时不是因为缺少文体探索,而是因为对文体的迷信和滥用。文体也是作家思想的呈现。一切的文体革命都是为了让小说变得丰富、复杂且充满可能性,它在扩大小说艺术边界的同时,也在不断辨明小说为何物。现代小说无论怎样自我革命,它存在的根基就在于它是小说,而不是别的文体。

  关键词:文体自觉 艺术探索 写作转型 文学共识

  作者谢有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广州510275)。

  新时代方志体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  

  摘要:新时代以来,一个显著的文学现象是方志体长篇小说的潮流化,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致力于对方志体叙事资源的真正承继与现代转换。其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方志体门目体例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接,并承续了古代经籍的旨义;二是赋予古代方志体现代空间小说的质感与张力;三是采用人类学的厚描述方法,从方志体叙录的博观约取扩展到博观微取;四是从方志体的非虚构引渡到文学的虚构,拓展和丰富了记叙语体。新时代方志体长篇小说对于中国传统叙事资源的守正创新具有文体示范意义。

  关键词:方志体长篇小说 门目体例 现代空间小说 厚描述 文学虚构

  作者晏杰雄,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沙410083)。

  论谍战英雄传奇的文体创新 

  摘要:21世纪以来,谍战题材的小说创作蔚为大观。这类小说鲜明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中英雄传奇一脉的文体特点并加以创新,可称之为“谍战英雄传奇”。在人物塑造上,它在继承古典英雄传奇“异能”书写和“家国”情怀的同时,着力塑造“孤胆英雄”式的人物形象,注重凸显“谍”的职业特性,呈现出“尚智”的美学风格。在情节构造上,它融合了公案小说、侠情小说以及西方悬疑小说的诸多资源,又有多方力量的引入、爱情元素与政治元素的嫁接等创新。不过,这一小说类型也逐渐出现程式化的倾向,面对挑战,一方面需要进行思想深度的开掘,另一方面也亟待新鲜血液的涌入。

  关键词:英雄传奇 谍战 人物塑造情 节构造 程式化

  作者刘月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102488)。

  ·新媒介文艺·科幻文学想象力研究·

  科幻小说的时间想象及其社会文化机理 

  摘要:科幻小说的时间叙事为文学世界打开了一扇奇异大门,线性的时间轨迹被拓展想象为多重的、循环往复的、平行的时空奇景。中国21世纪科幻的时间想象主要呈现为三种方式:线性时间想象、拟真时间想象、时间场想象。这三种时间想象表达了21世纪科幻对科技发展的反思与批判,对个体独立意识与生命意志的彰显,对身体与社会、宇宙共生关系的强调。21世纪科幻时间想象立足未来观照现实经验,聚焦身体意识与情感动力洞察宏观与微观世界,以人与世界、宇宙的共生共存想象超越现实的桎梏,以有限身体探索无限宇宙,追寻人类生命的永恒意义。

  关键词:21世纪科幻 线性时间想象 拟真时间想象 时间场想象

  作者江玉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深圳518060)。

  中国科幻想象的认知建构 

  摘要:自“五四”至今,中国科幻通过肯定中国人的科学创造力,反思前启蒙时代的文化传统,同时承担科学认知建构的普及功能。前沿知识体系的建构思路、科研方法与科研行为的逻辑、创造性思维,都成为普及的内容。在文化建构层面,中国科幻的国际视角以“非他者”的共情、现代数学范式,平等地参与和构建新的人类文化。基于多元视野,科幻想象重构中国思想文化原型成为可能,以提供文明原型的认知“升维”路径,小说集《宛转环》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叙事案例。

  关键词:科幻 想象 认知 现代性 启蒙

  作者冯原,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天津300350)。

  网络科幻小说的想象力资源及其审美范式  

  摘要:人类想象力在科幻叙事过程中以三种方式体现,一是生理—心理层面的知觉外化,二是思维认知层面的综合虚构,三是审美建构层面的创造生成。网络科幻小说立足于传统科幻文学的想象力资源进行审美创造,开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第四次转型”。在“新语”“新知”的构建、文体范式变革以及“后人类形象”等不同维度,网络科幻小说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想象力话语系统。网络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再生产”立足于现实世界科技革新与文明发展的宏观视野,通过奇观化的想象编码方式激发“爽文学”接受体验,依托想象力“自反性建构”的修辞范式反思历史、当下和未来的诗学内涵,为科幻文艺理论建设与话语更新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向的审视维度。

  关键词:网络科幻小说 想象力资源 审美范式 文体变革 自反性建构

  作者鲍远福,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贵阳550025)。

  当代中国科幻“非人”想象的生态意蕴 

  摘要:中国科幻正面临着激活想象力以化解惊异感危机的挑战,而多元的非人想象中蕴含着有待挖掘的潜能。当代科幻作家对非人形象的描摹,反映了他们对于社会转型期的症候性文化心理的体认和思索。这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质的非人想象在召唤家园认同和建构生态诗学方面,显示出超越西方生态理论的思想价值。立足本土经验的中国科幻可以通过进一步探索生态语言、介入社会实践,在化解自身创意危机的同时,创造性地回应人类生存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双重危机,促进科学与人文在当代的再度交汇,由此努力探寻出一条激发、孕育科幻想象力的独特路径。

  关键词:中国科幻 想象 非人 生态

  作者吴维忆,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南京21009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