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第三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在长春举办

2024-06-11 来源:近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6月1-2日,第三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在长春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国内五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

  长春师范大学校长王延明教授、《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研究员分别致开幕辞,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陈爱梅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延明在致辞中介绍,长春师范大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学校前身为1906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学校设有81个本科专业,覆盖9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近年来,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中国史学科以国家特需项目为引领,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获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三交史”纂修项目在内的30余项国家级项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葛夫平表示,近年来,《近代史研究》在学术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青年学者发文比例稳步上升,目前约占比1/3。2022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自2023年第1期起,《近代史研究》增设“青年论坛”专栏,刊发优秀青年论文。近代史研究所和编辑部愿意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成才、成功铺路搭桥,创造条件。此次论坛在征稿环节得到青年学者的热烈响应,共收到500多篇文章。论文的遴选充分考虑选题的重要性和延展性,文章完成度以及资料来源的权威性和广泛性。经专家匿名评审,最终选出60篇参会论文。论文质量普遍不错,充分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潜力与独特优势。

  葛夫平对青年学者开展历史研究提出四点建议:1. 重视研究方向与研究对象的选择。这里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涉及长期、中期、短期的学术规划。要重点考虑国家发展战略、社会需求和人民关切的问题,要有现实关怀,回答时代之问。2. 注意史料的消化与分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仅仅对史料进行整理、分类还不够,必须对史料进行研读、分析,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并通过适当方式传达给读者。3. 养成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具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与能力,避免后见之明、就事论事、偏爱研究对象,在批判的基础上创新。4. 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绝学的研究。

  本次论坛进行了整整两天的研讨,分6场,每场同时进行2组讨论,讨论安排及节奏密集。参会学者既有博士生、博士后和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也有一些青年教授和研究员,还有几位硕士生。参会论文有几个突出的优点:第一,论文选题多元化,注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选题既涵括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学术史等比较成熟的领域,也涉及生态环境史、医药卫生史、灾荒史、日常生活史、新文化史、教育史等近年受学界关注的新兴论域。部分学者还交叉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计量史学、大数据等多学科的概念、范式与方法,分析具体史事在不同历史脉络中的多重面相。第二,专题及个案论述比较深入,力求在所探究的问题上有所创新。多数学者能够围绕一个专题比较细致地展开研究,主题聚焦,问题意识较强,研究过程完整。第三,史料扎实、丰富。青年学者们充分利用中、英、日等多语种史料,其中既有已刊档案文献,也有各地档案馆所藏未刊一手档案资料。借助这些新史料,参会论文对既存研究有相当的推进。部分年轻学者还利用数据库,从海量的资料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体现了青年学者在挖掘史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为了帮助与会青年学者修改论文、掌握研究方法,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10余位长期深耕于近代史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莅会指导,传经送宝。在分组评议、自由讨论和最后的圆桌座谈环节,专家们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对参会论文提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青年学者的成长和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献计献策,讨论热烈而有深度。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应星教授指出:一是应注重小问题与大问题间的联通;二是不要将当代的社会焦点问题当成当时的重点问题来论述,有些今天看起来时髦的问题在历史上并不值得专门论述和分析;三是部分论文存在过度引证问题,一些基本常识无需反复或逐一引用;四是强化问题意识,论文开篇应点出研究问题,整篇论文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展开,按照时间线索把史料铺陈开来,这可以称之为“有问题地讲故事”;五是做交叉学科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将教材或词典里的知识直接搬到论文中,比如,社会学有大量关组织网络方面的经典研究,需要花点功夫去深入了解,并与之对话,围绕文献本身提出相关问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龙登高教授表示,近代史研究要有纵向贯通和横向比较的视野。我们要把握中国传统的延续和转变,关注中国社会的内部变化,如基层社会的转型、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财政困境的解决等新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全球历史进程相互交织,需要我们有横向比较视野,关注近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和互动,如外国干预、关税政策等,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此外,应重视对不同领域的交叉研究,重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将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鞍钢教授指出,近年来历史学领域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年轻学者的锐气和才华熠熠生辉,60篇论文不仅是他们学术追求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历史学科发展的有力推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历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专题和个案研究虽较深入,但综合性研究相对较少。这和我们大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有明显的差距。年轻学者要向前辈学者学习,在继续深耕专题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视野,跳出具体问题,以更大的视角来审视所研究的问题。年轻学者是推动历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历史学科的繁荣与进步。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帆教授表示,本次入选论文整体水平较高,许多专题研究做得很好,对培养中国近代史青年英才起到奠基作用。但他同时也对青年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应增加对近代史中的思想史、史学史和学术史三个领域的研究;在专注于某一专题研究的同时,也应保持对中观和宏观研究的关注与兴趣,从整体上对相关领域进行把握;青年学者在史料搜集技巧与技术层面独具优势,但史料的精炼和选取、分析解读能力等还需要提升;应加强思想引导,提升问题意识,保持客观理性及科学的批判精神。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梁晨教授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论题研究本身须坚持以小见大,要具有跨区域跨国别的广阔视野审视历史。第二,拓展学术对话的对象和空间,学术对话的对象不应局限于顶级期刊,虽然这些期刊是学术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但学术场域和学术网络的构建同样至关重要。如今许多史学议题都具有国际性,我们应积极寻求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第三,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关注数字技术和人机交流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使用。AI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效率和水平,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问题。这种人机交流的方式有助于拓展学术视野,让我们在未来的学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朱从兵教授指出,青年学者在研究中应该保持自身的学术追求,保持史学研究的激情和学术信仰,要充分发扬独立学习的精神,也要向罗尔纲等老一辈学者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治史态度与史学思想。在具体研究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背景、思想动机,体现史学研究的思想性。后现代思潮下的学术研究,注重对抽象化的制度的研究,但是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研究必须回归具体的人的研究。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范立君教授坚信,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并非简单地得出结论,而是在深入剖析和解读史料的基础上,力求接近历史真实,还原历史情境,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此外,历史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紧跟时代脉搏,服务社会,同时须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论文创新点关键在于能否深入挖掘所研究领域的特点,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或揭示新历史现象。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仰湘教授指出,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辑部老师对于会议的严谨的学术态度起到了引领中国近代史研究学风的关键作用。在谈及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论时,他首先强调重建史实的基础性作用。史实重建要求超越史料的历史情境,只有将史料置于更宏大和长远的历史背景中审视,才能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见解。他对当前近代经学领域研究成果缺乏表示担忧,呼吁青年学者不要有畏难情绪,加强近代经学史料的研读,培养古代汉语的阅读能力,练就更加扎实的基本功。

  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杜丽红教授提出四点忠告:第一,在近代史研究领域,深入理解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为关键,传统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第二,传统与现代是近代史研究需要面对的问题,近代中国与全球的文明互鉴和互动,要求我们既要关注本土传统,又要放眼全球视野;第三,应注重跨学科分析,不要局限于某一学科或领域,在研究中应展现更大的勇气和锐气。第四,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和魅力。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针对当下社会史研究中个案研究与区域研究、整体研究的重大命题间关系,提出社会史研究要牢牢把握住“整体性、连续性、外部性、主体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六大要点。青年学者应积极主动拥抱大数据、新技术,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帮助处理海量数据,助力近代史研究。但他同时指出,仅仅依靠技术的发展是没法取得长足进步的,在新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学者仍然面临着如何选题、如何提出新问题等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决定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安徽大学王天根教授指出,近年来,青年学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研究工作弥补了历史研究的部分薄弱环节,梳理了以往未关被关注的史实,并揭示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学者引入了新概念和新名词,为学科发展带来了新启示和新视角。青年学者应关注新概念在文本、语义、语境中的产生与演变,及其与社会事件、媒体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避免科学性上遭到质疑。在宏观的历史脉络基础上,做中观的题目,读中国的史料,面对中国的问题,结合中国化的西方理论,以推动史学研究深入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李国芳教授表示,在论述同时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时,综合性的论述方式可能使读者感到混乱,按照历史线索或问题导向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更有助于读者梳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讲述历史细节和历史故事的论文,清晰地呈现事实本身就是最大的贡献,无需在结语部分极力拔高。在评价政策时,需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考量,而不能无限夸大,审慎地评估话语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关键术语和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有助于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而文章中表格等具体数据的呈现方式则要简洁直观。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崔华杰教授表示,文章写作水平提升和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和读者阅读体验。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在题目设置上应更加注重吸引力和概括性,以更准确地传达文章的核心观点。在引用历史事件时,应详细标注时间和地点,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历史背景。翻译外文术语时,则应结合中文表达习惯进行适当调整,这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还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原意。

  长春师范大学张晓刚教授肯定年轻学者善于运用数字技术,从海量的资料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及其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要意义。青年学者应保持对外交流的开放态度,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景岚教授表示,通过本次青年论坛,我们深感青年学者们的学术活力和创新精神。但她认为,目前对外文档案的挖掘尚待深入,青年学者要重视对外学术交流,继续深入挖掘丰富的外文档案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费驰教授强调国际视野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她建议青年学者和域外学者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打破专门史研究的藩篱,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框架。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是理解近代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近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同时,关注同时代的国际背景以及时代特征有助于研究者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的渊源和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董灏智教授主持论坛闭幕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宗灵教授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春林教授分别代表A组与B组进行总结。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薛刚教授致闭幕辞。

  薛刚表示,本次论坛入选论文反映了青年学者对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切合近代史研究作为国家高端学术期刊阵地的宗旨,体现了近代史研究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在分组评议和圆桌座谈环节,专家们在史料运用、宏观视野构建、古今中外横向及纵向融通等诸多方面对青年学人予以指导,有助于推进近代史研究的传承与发展。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助力各位学者产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为推进近代史研究贡献历史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已成为本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和学术品牌。本次论坛围绕中国近代史的学术前沿问题展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中外关系、灾害、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议题广泛、主题鲜明。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本次论坛是近代史研究学界的一次盛会,促进了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对培养中国近代史研究高层次人才、推进中国近代史“三大体系”建设有所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应有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