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丨《经济研究》关于稿件写作的几点说明与建议

2024-05-16 来源:社科期刊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文内容】

  请作者在初始投稿与后续修改时:

  1.务必确认稿件的作者姓名、作者顺序(包括通讯作者)、作者单位、资助课题(项目),并将相关信息完整、准确地列于独立于正文的一页(正文中不得出现相关信息)

  每篇稿件,署名作者不得超过五位,且必须确认一位且仅一位通讯作者(如未清晰确认,第一作者视作通讯作者);每位作者的署名单位不得超过两个(同一单位的不同下设单位分别署名时,视作不同的署名单位);每位作者的署名资助课题(项目)不得超过两个,且署名资助课题(项目)总数不得多于署名作者总数两个。相关信息,只允许作一次变更(变更内容可以涉及多方面),且必须在编辑部通知拟录用前,所有与变更相关人员向编辑部提供有各人亲笔签名的书面变更声明后,变更方能生效。作者如需要变更相关信息,请务必按以上要求及时与编辑部联系。

  2.规范引用各类文献(包括法律或政策文件、数据库、图片、手稿等)

  参考文献内容引用务必合法、真实、相关、准确、完整;参考文献来源信息(如文献的作者姓名、译者姓名、标题、类别、出版年份、版本或印次、出版单位、网络链接等)列示务必真实、完整、确切、详细。

  3.保证所做研究的依据、过程、结果的原创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自觉确认所做研究与以往相关研究的区别

  作者投予本刊的稿件,无论最终是否在本刊发表,若被发现存在故意抄袭或造假等学术不端情况,已发表的,本刊将声明撤消,未发表的,本刊将中止评审流程。

  4.确认所投稿件在本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思想创新、理论演进、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意义

  本刊高度重视诸文献在人类思想史中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同时高度重视诸文献对当前重大现实问题的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只是思考与讨论问题的工具,其运用过程本身并不能构成稿件的主体。请作者充分了解并在稿件中详细、准确、完整、清晰地说明,所投稿件的主要结论,相对于本领域已有文献(特别是本刊已发表文章)在思想、理论、政策等方面的超越或发展之处。稿件中未明确说明相关内容,将影响稿件价值的呈现与理解。

  5.严格遵循语言规范与本刊的写作体例

  稿件合乎形式要求,可以减少评审与编辑各环节上大量不必要的劳动,提高作者、评审人和编辑的工作效率,缩短稿件全处理流程的时间。

 

  【英文内容】

  自2017年第1期起,本刊以各文章的英文梗概(Summary)替代原有的英文内容提要(Abstract),以方便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较完整与准确地了解本刊所发表文章的精华与贡献。不同于以往的英文内容提要,英文梗概的精心构思写作,对文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有重要意义。可参考(但不限于)以下写作: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研究主题与思路

  (3)研究方法、理论依据、经验数据及来源

  (4)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5)重要创新(与以往文献的区别)与贡献(优越于以往文献之处)

  英文梗概须另附其中文对照。该对照并非本刊发表内容,仅用于英文梗概编校参考。同时,它一般不同于中文内容提要。本刊的中文内容提要一般约300个汉字符,主要面向国内读者;而英文梗概要考虑国外读者的阅读及语言习惯以及知识背景等,特别是有关中国特殊国情的概念及背景信息,可考虑恰当介绍。比如,有些重要的问题(包括概念),国内读者广为熟悉,而国外学者可能比较陌生并容易忽略或误解,其相关背景信息,中文内容提要则不必写入,而英文梗概则需要说明与强调。

  《经济研究》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